越南突然砸下重金购入韩国K9A1自行榴弹炮,号称“东南亚最强炮兵”股票配资指数指南,但面对中国火箭炮,恐怕连“挠痒痒”都算不上。与此同时,越南还“白捡”了1艘护卫舰,不得不说,越韩这2国真是各怀鬼胎……
观察者网消息称,近日,越南与韩国达成一笔引人瞩目的军购协议,以2.5亿至3亿美元的价格引进20门K9A1自行榴弹炮,单价高达1250万至1500万美元,几乎抵得上一架武装直升机的价格。
这批火炮年内即可交付,使越南成为东南亚首个装备K9系列火炮的国家,并将部署于中越边境地区,外媒称,这就是为了瞄准中国。
目前越军主力仍是美制M114、苏制D20/D30等牵引火炮,射程不足20公里,甚至还有二战时期的SU100自行反坦克炮在役。
相比之下,K9A1的性能堪称“代际碾压”:155毫米52倍径主炮最大射程60公里,1000马力发动机推动47吨车体实现67公里时速,火控系统升级红外热成像和GPS导航。
从火力、机动到信息化水平,K9A1确实将越南炮兵技术水准提升了半个世纪。
越南的举动可能引发地区连锁反应。
泰国已紧急向中国采购SLC-2反炮兵雷达,显然意在防范邻国炮兵实力跃升。
有人担心“这20门火炮部署在中越边境会威胁到中国的安全”。其实,实际威胁有限。
中国边境部队的装备可比越南强太多了。
解放军的PCL-181车载榴弹炮机动性更强,PHL-191远程火箭炮射程更远,火力更猛,再加上反炮兵雷达、无人机和卫星侦察的配合,K9只要一开火,几秒钟内就会被锁定,随后就是火箭炮或空袭的毁灭性打击。
更别提中国在边境还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,战机、无人机和武装直升机随时待命,越南这点火炮在真正的高强度对抗中根本撑不过几个回合。
正如军事专家所言,这批火炮仅能“略微缩小差距”,难以改变中越军力悬殊的总体格局。
说到底,越南这次军购更多是象征意义,既向国内展示“国防现代化”的成果,又向周边国家释放信号,试图带起东南亚的军备竞赛。但对中国而言,这点威胁根本不值一提。
不过,越南最近的“收获”并不止20门重炮,还“白捡”了1艘护卫舰。
观察者网消息称,近日,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访问韩国期间,双方高调举行了一场军舰交接仪式。
韩国将退役的"浦项"级护卫舰"堤川"号(舷号776)正式移交给越南海军,这是越南接收的第3艘同型舰。,HQ18"金泉"号(2017年移交)和HQ20"丽水"号(2018年移交)。
"堤川"号属于韩国"浦项"级护卫舰的第三批次,2022年退役后,时隔三年半才交付越南。
而且,韩国在移交前拆除了导弹系统,使得越南接收的"浦项"级沦为纯粹的火炮护卫舰,仅能执行巡逻、护渔等低强度任务。
越南显然不甘心让这些军舰只当"海上保安",曾尝试为HQ18舰加装国产KCT15反舰导弹(仿制俄罗斯"天王星"导弹),但因技术兼容性问题失败,最终拆除了导弹支架。
HQ20舰虽然完成了改装,在舰尾加装了两座四联装KCT15发射架,但西方火控雷达与俄制导弹的整合效果存疑。越南显然不愿为二手军舰投入过多资源。
相比之下,中国南海舰队拥有数十艘现代化驱逐舰、护卫舰和潜艇。越南试图用二手军舰在南海与中国抗衡,无异于螳臂当车。
更现实的问题是,越南缺乏自主升级军舰的技术能力,依赖外部援助又受制于预算,导致其海军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。
反过来说,除了越南之外,韩国的心思自然也不纯,赠送退役军舰并非纯粹"友情赞助"。
这些舰艇服役超30年,移交前已退役多年,状态堪忧。此外,韩国清空了弹药库,连原装反舰导弹也一并拆除,越南若想恢复战斗力,还需自掏腰包采购弹药。
这种"免费赠送,付费使用"的模式,实则是韩国清理库存的同时,变相拉动军火后续销售,也就是让越南陷入“买装备-落后-再买”的死循环。
韩国通过退役装备拉拢越南,既处理了闲置资产,又强化了与东南亚国家的防务联系,可谓一举两得。
但对越南而言,若不能解决装备体系杂乱、技术依赖度高的问题,仅靠几艘"高龄"护卫舰,恐怕永远无法实现其"南海野心"。
事实上,越南军改的最大短板不只是武器,还有体系:没有卫星侦察,K9A1的60公里射程成了“盲打”;没有数据链,火炮、雷达、无人机各自为战。
相比之下,解放军早在朱日和演练中实现“无人机引导远火打击移动目标”的闭环,这种体系代差不是几件高价武器能弥补的。
要知道,韩国外长赵显近日刚刚表示,“韩中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异”,但强调需“管控差异并开展合作”,这番看似缓和的表态背后,被外界视为“对华示好”。
从指责中国“制造困扰”到勉强示好,从对华免签政策“打折”到加速与越南军事合作,韩国在对华关系上展现出的“精神分裂式外交”,不仅暴露其战略摇摆,更让外界质疑其诚意。
这种“说一套做一套”的做法,既无法赢得中国信任,也难以平衡与美国的关系,更无助于半岛局势缓和。若韩国继续在战略上首鼠两端股票配资指数指南,只会让自身陷入更孤立的地缘困境。
海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