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,就将为人民谋幸福,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崇高理想镌刻在旗帜上。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,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,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。他们怀揣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股票配资指数指南,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播撒革命火种,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。
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,英勇的八路军将士们创造性地运用游击战术,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展开周旋。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,八路军指战员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,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建立起一个个抗日根据地。1943年秋,日本侵略者虽已深陷战争泥潭,却仍不甘心失败,调集重兵对冀鲁豫边区展开大规模扫荡。在激烈的王厂阻击战中,一支八路军部队为掩护主力转移,与数倍于己的日寇展开殊死搏斗,最终包括司令员朱程、政委袁复荣在内的全体指战员壮烈殉国。
展开剩余81%1943年9月,华北平原上秋意渐浓。八路军各根据地如星火燎原般蓬勃发展,抗日的烽火在广袤的乡村田野间熊熊燃烧。为彻底扑灭抗日力量,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一个精锐骑兵旅团和四个步兵联队,对冀鲁豫边区展开拉网式扫荡。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,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采取化整为零的战术,将部队分为三个梯队与敌周旋。其中第一梯队由军分区司令员朱程和政治部主任袁复荣率领,这支队伍不仅拥有两个民兵团和一个骑兵连的作战力量,还肩负着保护军区机关的重要使命。
朱程司令员是浙江温州人,早年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六期,后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。在异国求学的岁月里,他时刻心系祖国命运,学成归国后立即投身革命事业,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在袁复荣等政工干部的协助下,朱程带领第五军分区官兵深入发动群众,在鲁西南地区建立起稳固的抗日根据地。这支英雄部队就像一把尖刀,深深插在敌人的心脏地带。
然而在9月28日清晨,当第一梯队行进至曹县王厂村附近的太行堤时,突然遭到日军快速部队的四面包围。原来狡猾的敌人通过无线电侦测,锁定了这支携带重要通讯设备的八路军部队。面对突如其来的险境,朱程立即召开紧急作战会议。经过冷静分析,他决定采取丢卒保车的战术:由部分兵力担任阻击任务,掩护主力突围。就在众人为阻击部队人选争执不下时,朱程毅然决定亲自率领军区机关和警卫部队断后。
这个决定太危险了!袁复荣急切地劝阻道,你是军分区司令员,部队失去指挥中枢后果不堪设想!但朱程坚定地说:正因为我是司令员,更应该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们。再说,机关干部们也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,我们完全有能力完成阻击任务!
在朱程的指挥下,第一、第二十一步兵团和骑兵连成功突围。而担任掩护任务的百余名指战员却被日军重重围困在王厂村附近。此时日军恼羞成怒,调集重兵对这支孤军展开疯狂进攻。朱程临危不乱,指挥部队且战且退,计划占领王厂村固守待援。不料日军抢先一步控制了村庄,并在各要道设下埋伏。
弹药将尽的八路军战士们被迫向郑庄方向转移。深秋的田野上,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。战士们踏着泥泞的田埂艰难前行,不断有人倒在敌人密集的火力网下。看着身边一个个倒下的战友,朱程心如刀绞。当发现一座带有土围墙的废弃农院时,他立即下令占领这个难得的防御阵地。
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院落,三间正房的屋顶已经坍塌,但两米多高的夯土围墙依然坚固。院墙外有一条干涸的排水沟,形成天然的防御工事。战士们用刺刀在围墙上凿出射击孔,将仅剩的四挺机枪布置在关键的位置。朱程和袁复荣分头鼓舞士气:同志们,今天我们就要让小鬼子见识见识,什么是中国军人的骨气!
日军如潮水般涌来,炮弹在院墙外炸出一个个弹坑。战士们依托工事顽强抵抗,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。气急败坏的日军竟悍然使用毒气弹,幸亏有经验的老兵及时发现,指挥大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。中午时分,一股日军突入院内,战士们挺起刺刀展开白刃战。刺刀折断了就用枪托砸,枪托碎了就抡起铁锹,三十多名八路军勇士与敌人血战到底。
夕阳西下时,日军调来迫击炮对院落进行毁灭性轰击。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,饱经战火的土墙终于轰然倒塌。朱程司令员身中数弹,仍坚持指挥战斗,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。袁复荣政委在弹药耗尽后,带领剩余人员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。当枪声渐渐平息,这片饱经战火的小院已无人生还。
次日清晨,当地村民冒险前来查看。眼前的景象令他们潸然泪下:院墙内外横七竖八地躺着烈士们的遗体,有的还保持着射击的姿势,有的与敌人扭打在一起无法分开。由于日军尚未走远,乡亲们只能含泪将烈士遗体合葬在两处墓穴中,并悄悄立下标记。这场惨烈的王厂血战,以八路军百余将士全部壮烈牺牲告终,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。
发布于:天津市海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